【读书笔记】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的三杰之一,在美国建国之初起草了众多重要的文件。同时,他也是一个多角色的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商人、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和科学家等。《富兰克林自传》是富兰克林写给儿子的传记,书中分为六个部分,记载了作者前半生的重大事情。不过可惜的是,在叙写传记后半部分时,作者突然去世了。因此,有关美国建国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并没有记录下来。

在传记的开始,作者首先介绍了自己家族的来历,以及如何来到了新英格兰,也就是后来的美国。富兰克林的父亲先后娶了两位妻子,总共生了17个孩子,富兰克林是最小的孩子。也正因为如此,富兰克林的父亲认为无法负担起富兰克林后续的学费,因此就让年仅十岁的富兰克林到哥哥的印刷厂上班。在学习印刷知识的过程中,富兰克林不同从印刷读物中汲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很喜欢和别人辩论,在辩论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后来富兰克林的哥哥办了一份报纸,富兰克林便以匿名的形式给这份报纸寄送一些发表材料。因为他担心周围的人不太会相信这些材料会出自这么一个年轻人之手。后来富兰克林发表的一些评论触犯了议会,哥哥虽然承担了最后的罪责。但是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相关的事情越来越差。最后富兰克林决定悄悄前往纽约并最终到达了费城。

在波士顿,富兰克林不仅找到了新的印刷工作,也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在那里他认识了一群人,大家都喜欢读书讨论,并对各自写的一些诗文进行评论。出奇的是,当地的总督对于富兰克林也是相当看重。还决定支持富兰克林建立自己的印刷厂,并给富兰克林的父亲写信。富兰克林带着总督写的信回到了家,大家都对他的回来感到高兴。但是父亲并不建议富兰克林马上着手组建自己的印刷厂。由于与哥哥的矛盾还在,富兰克林决定再次返回费城。在总督的建议下,富兰克林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程,虽然他后来才知道总督经常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在英国,总督之前给的承诺全都没有了下文,富兰克林只好继续从事印刷业以此为生。富兰克林在英国呆了一年的时间。之后他回来了新英格兰并重新加入了之前的印刷所。但是印刷所的老板经营无方,富兰克林也很快被踢出来,因为富兰克林已经完成了教导新学徒的任务。之后富兰克林和别人一起经营了一所杂货铺并最终成立了自己的印刷厂。由于能够确保印刷质量,富兰克林逐渐赢得了周围人的信赖。

以上就是富兰克林早期的一些经历。在工作之余,富兰克林也会逐渐参与一些公共事务。比如他建议成立公共图书馆,并组织不同的讨论。还完成了一些发明和电学实验。富兰克林后期参与的起草美国建国重要文件的经历与他早年起草各种文件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富兰克林自传》自写成以来一直鼓励着各种人,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奋斗。起初作为一名印刷学徒,如果他仅仅是满足于每天的工作,那么他这辈子或许就仅仅是一个印刷厂工人或者至多成为一名印刷厂老板或者商人。但是富兰克林的人生估计却不是这样的,他在作为学徒之余广泛阅读了各种书籍,并且喜欢和别人讨论。这样一个过程能够不断增加他的知识修养以及思考的深度,为他后来在科学、政治等领域打下基础。还是那句话:你是谁并不重要,你选择成为谁才是最重要的Who you choose to be.

在工作之外,富兰克林也保持了很高的德行修养,这也是他广受赞誉的重要原因。他列举了十三条道德条目,分别是:节制节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劳诚实正直中庸整洁宁静贞节谦虚。他不光提出了这些道德条目,还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严格执行。他的方法是列出一个小册子,上面分别按照这些道德条目和每个星期的天数画出了一个表格。如果某一天没有达到这些道德中的某一条,他就会在表格中记一个黑点。然后不断检视这个表格,直到黑点数量越变越少为止。在小册子中,他也会记录每天的作息安排。

读完整本自传,文中并没有过多使用华丽的词藻。文风朴实,让你了解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就是这样的故事一直给我们以鼓励!

【读书笔记】金字塔原理

在关于神经网络的介绍中,常常会以大脑如何理解视觉图像作为例子,大脑在接受视神经捕捉的二维图像时,首先对图像的大致轮廓进行处理,然后再处理各个细节。这揭示了我们大脑处理外界信息的一般性原理。我们的大脑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思考其实是分层次的。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中,作者这样的原理向我们介绍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读书笔记】硅谷钢铁侠

提到马斯克,我们能联想到什么呢?三家伟大公司特斯拉、SpaceX以及太阳城的老板;在公司命悬一线之间一些意外的好运拯救了这家公司。

然而,我们的理解仅仅就止步于此了,《硅谷钢铁侠》这本书通过采访马斯克周围的朋友、在职以及离职员工,甚至马斯克本人。为我们揭开了一扇了解马斯克本人的窗口。

在书中,作者首先描绘了马斯克家族的发展,冒险的基因很早就种在这个家族的血液中。我们所了解的马斯克深入骨髓中的冒险想法其实更多的是这个家族精神的延续。

马斯克出生并生长在南非,如果没有骨子里的冒险精神,他不会想到要千方百计的到美国去。为此历经波折,首先到达了加拿大,最后才辗转来到美国。

书中为我们披露了马斯克创建Zip2、Paypal、SpaceX、特斯拉以及太阳城公司的历程。特别是在同时管理特斯拉和SpaceX这两家公司的时候,我们的记忆仅仅停留在这两家公司曾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为了挽回公司,一个创始人又做了多少努力。当一个人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剩下的也只能交给命运了。幸运的是,命运最终选择了马斯克,SpaceX在执行第四次发射时成功了,如果他们的第四次发射任务失败,他们将不再有资金实现第五次发射,更不可能拿到NASA的合同进而挽回了公司的命命运。

而在另一边,特斯拉的前景也不太好,虽然发布的电动汽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是产品最终交到用户手上的时间历经了多次跳票,而好不容易做出来的电动汽车也出现了滞销。如果不能打开市场,生产线就将被迫关闭,特斯拉的故事也就到这里为止。面对这样的绝境,马斯克居然想到了让公司的大部分人员都出去推销特斯拉电动汽车,而在另一方面,马斯克别无他法,只能开始向好友寻求帮助,特斯拉开始准备和谷歌就收购特斯拉展开谈判。而就在谷歌就收购特斯拉的方案举棋不定时,特斯拉的员工居然创造了奇迹,销售额得到了极大提升,特斯拉又从失败的边缘被拉回来了。

“世无难事,何来人杰”。如果不去做艰难的事情,如果不往后看,我们的发展会有什么未来。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太过于追求短期的用户数据,整个帝国也就仅仅是建立在软件基础之上,但是崩塌也就在顷刻之间。在碌碌无为的一生中,我们也需要休息片刻,仰望一下星空。

本书因为采访了大量马斯克的前员工,因此也描述了马斯克在对待员工方面的一些态度。总的来说就是他希望你完全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并且要把事情按时做好。如果能够超出预期当然更好。除此之外,你就仅仅只是员工而已,解雇你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无论之前怎样。

本书的排版结构并不是特别清晰,由于马斯克后期同时参与了三家公司的运营,所以本书的结构有些跳跃性。在几家公司之间来回穿插,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另外,在表述上总感觉有些欠缺。

【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拿到一本书之后,从头看到尾就可以了。但是读完了之后能够收获什么呢?读完了之后是不是很快就忘了?

每个人一旦进入工作之后,每天能够挤出来读书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每一年又能读上几本书呢?

对于这些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读书不再那么随意,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每个阅读层面的技巧和目的都不一样,但是前一个阅读层次是后一个阅读层次的基础,每个阅读层次依次递进。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弄明白一个句子要说的是什么。基本上在小学层次就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要求读者能够弄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但是并不要求我们在完全读懂一本书之后才能去回答这个问题。

检视阅读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 如果有序言可以先读序言,对序言的理解可以按照金字塔原理进行分析。序言一般都包括背景、冲突、疑问和回答四个方面;
  • 再看看文章的目录结果;
  • 跳几个与主题有关的段落来阅读;
  • 将一本书东翻翻西翻翻,找几个感兴趣的段落阅读。

分析阅读

在检视阅读的基础上,你已经大概知道一本书主要讲的内容了,此时你可以决定到此为止还是进一步详细阅读。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这本书,此时你就需要采用分析阅读去读这本书。分析阅读要求读者能够将一本书读到完全称为他自己的思想为止,也就是能够完全用自己的话将一本书的思想表达出来。

由于是需要将一本书读到直到成为他自己的思想为止,读者需要能够完全掌握作者的思想。所以分析阅读了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架构性

  • 你首先需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
  • 使用一个句子或者一小段文字来表述整本书的内容;
  • 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一个整体架构的。对于这一点,可以同步参考金字塔原理列举的分层次原理。不同的思想是按照一定次序分组的,每一组思想是对上一层思想的分析和解释。上一层思想是对下一层思想的总结。而每层思想之间可以采用演绎归纳两种顺序;
  • 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诠释性

  • 找出共同的词义,通过他们与读者达成共识。
  • 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 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 找出作者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找出作者的解答。

综合以上几点看,核心是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第三个阶段:评论性

  • 在评论一本书之前,你一定要完全线了解这本书,无论你是同意还是否定作者的观点;
  • 如果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需要进行理性的表达;
  • 如果你同意的作者的观点,那么你需要采取一定的步骤。

分析阅读的思想其实与金字塔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要求能够归纳概括一本书的结构和思想。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要求读者就某一话题阅读一系列的书,然后对不同的书进行甄别。

对于上面提到的四种阅读的方法,最关键的还是要主动的阅读。一个阅读者需要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你在阅读中需要自己提出来,并尝试去回答这几个问题。

  • 从整体上看,这本书到底是在谈论什么内容;
  • 作者细说了什么,是如何说的。作者是如何推倒了自己的结论的;
  •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否同意读者说的内容?如果同意,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使用Hexo搭建个人博客

GitHub环境准备

新建仓库

首先新建一个仓库,仓库名称一定要是:your github username.github.io的形式。

配置SSH Key

执行如下命令在本地生成SSH Key:

1
ssh-keygen -t rsa -C "Your GitHub register email address"

然后执行如下命令拷贝生成的key:

1
2
# Copy the contents of the id_rsa.pub file to your clipboard
pbcopy < ~/.ssh/id_rsa.pubs

最后将生产的Key添加到GitHub中。

安装Hexo等相关软件

###安装Node.js
通过Node.js官网下载并安装Node.js,用于下载Hexo等工具和插件。

###安装Hexo
执行如下命令:

1
npm install -g hexo-cli

搭建博客

初始化本地博客

首先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文件夹中执行如下命令。此时Hexo将会自动生成一些必须的文件。

1
hexo init

配置博客信息

博客的所有信息都是存储在_config.yml文件中,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Mac终端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 alias
alias ll="ls -lhvG"
alias lla="ls -alhvG"

function git_branch {
ref=$(git symbolic-ref HEAD 2> /dev/null) || return;
echo "("${ref#refs/heads/}")";
}

export PS1="[\[\e[31m\]\u@\[\e[32m\]\w\[\033[1;36m\]\$(git_branch)\[\e[0m\]]\$"